EOS 攝錄示範短片 (3) 郊遊短片
(備註:全片於特許私人場地拍攝,並做足安全措施。)
近年香港興起一股野外露營的熱潮,今次我們特地拍攝一條關於行山及郊遊的示範短片,以秋天的行山裝備,拍出在森林裡野外探險的感覺。
加入更多劇情 (Plot) – 帶出主題
(生火拍攝位置屬特許私人場地,現場做足安全措施。生火乃危險行為,家庭觀眾切勿模仿。)
每一次製作一段短片,除了拍攝技巧及器材的運用,劇情往往左右著短片的質素。今次的拍攝主題為「野外探險」,我們就可以首先製作一個劇情清單,環繞「野外」及「探險」兩個主軸去構思劇情,如「砍柴」、「生火」、「燒肉」之類,形象化整個故事,在沒有對白的情況下能夠加強短片的說服力。
預先畫好鏡頭分鏡
在構思好短片內容後,再利用分鏡圖將每個重要的劇情逐一繪畫出來,在真正拍攝的時候當成check list,避免錯過重要的畫面。當然這些預先畫下的分鏡未必一定能夠在現場準確重現,最緊要還是在現場「執生」(笑)。
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光
如果想保留現場環境氣氛,好多時候我們都會選擇完全使用現場環境的光源,就像我們的短片裡,加入了在晚間生火的情節,由於光源只有那小小的火堆,這時我們只好把相機的ISO推高至ISO 2500 或更高。
當然,這亦有賴EOS 70D絕佳的ISO表現,使短片沒有明顯因ISO提高而導致的質素下降。
鏡頭的選擇
今集示範短片,用了較多場景跟人物互動的鏡頭,主要使用了Canon EF-S 10-18mm f/4.5-5.6 IS STM及Canon EF 40mm f/2.8 STM 兩支鏡頭,特別是因為今次上山下海拍攝,輕便的鏡頭相機組合也是一個關鍵。
Canon EF 40mm f/2.8 STM 用途其實相當廣泛,無論是拍攝特寫鏡頭,或是製造氣氛的淺景深效果都能輕易勝任,而且鏡身纖薄輕巧,在需要高移動性的拍攝場景尤其適合。
Canon EF-S 10-18mm f/4.5-5.6 IS STM當然是拍攝近距離大環境鏡頭的首選,極廣的視角製造強烈的臨場感,同時把現場環境的資訊一一交代,讓觀眾仿如親臨現場一樣。
攝影師 Alan Yip 拍攝心得分享
Alan:「香港有著優美的郊野空間,彌足珍貴,而大自然和郊外對很多人來說都是「取景聖地」,不少人一到周末都愛到戶外尋找攝影的感覺。很多影友遠足露營時都會帶同相機拍照,這次的短片主要想示範如何在拍照同時,又能活用相機的拍片功能進行短片創作。
短片主要由兩類型的shot建構,一種是拍攝各活動的進行的過程,一種是風景及特寫類的鏡頭。這兩類的shot本身已是一些硬照攝影的題材,大家下次拍照後不妨再按錄影鍵roll一些footage。
器材方面,我建議你只需用帶去的拍照器材攝錄即可,輕便為主,不要因負重影響行山的樂趣。不過,在鏡頭選擇方面,如果有防手震的鏡頭,不妨優先考慮,有助手持拍攝的穩定度。」
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
攝影師 Alan Yip
Alan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數碼圖像傳播主修(DGC),熱愛與影像相關的一切,寓興趣於工作;日常從事攝影、影片製作、後期製作、動畫及影像相關教學等。
工作以外的他則是位常常長途背包的video artist,作品《ciao traveler》更成為 vimeo 的 staff pick短片。Alan深信影像之道雖廣且深,但一切還是熱誠先決,懷著赤子之心拍攝才能得到好的作品,歡迎到他的專頁交流交流。